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

很多人會玩射擊遊戲,也因此喜歡槍,但是有些人往往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稱呼一把槍,因此常常把一些槍叫錯,今天就用圖片跟文字來好好解釋輕兵器的分類。
(PS:我的輕武器知識最多只有到二戰,所以圖片支援跟解說也就支援到二戰,如果舊槍的解說有錯或是沒圖讓各位不爽,那在此先說聲抱歉.....)
  .步槍

台灣的T65步槍

  步槍的歷史在步兵火器中是最早出現的,最初是以方便訓練的前膛火槍齊射取代弓箭,19世紀時進化為後膛裝填的單發槍,再變成轉輪式、槓桿式彈倉進彈的手動步槍。19世紀後期栓式槍機逐漸取代五花八門的進彈方式成為主流,二戰時還出現了半自動步槍。
  二戰末期融入衝鋒槍的概念出現了突擊步槍,到了現代為了因應各種不同的區域衝突和小規模戰爭,步槍已經衍生出了許多不同功能與大小的構形。
  1.手動步槍
二戰中俄國使用的的莫辛那干步槍。
  手動步槍在19世紀中期就已經出現,如同前面提的,大致可分為轉輪式、槓桿式與栓式三種進彈方法,轉輪式和槓桿式步槍現在都已沒落,現在軍用和獵用方面尚有應用的主要是栓式步槍。

PGM Mini-Hecate狙擊槍槍身特寫。
M700(無法分辨為M40或M24)狙擊槍上膛動作。
  就如同字面上說的,栓式步槍是藉由槍身上方那根門栓形狀的槍機拉柄來將子彈上膛,槍機後拉拋棄射擊後的彈殼並讓彈倉中的下一發子彈上來,槍機推回則將子彈送進槍膛。
  
  一般而言,栓式步槍放置子彈的位置,是在栓式槍機下方,槍枝內建的彈倉中,但也有部份採用彈匣進彈的設計,比如上面第一張圖的PGM Mini-Hecate狙擊槍。
  2.半自動/自動步槍

比利時製FN49式半自動步槍。
  一戰後,開始有槍械技師研究槍械的傳動系統,開發出能自動拋殼/上膛的半自動步槍,在之後的二戰對步兵造成頗大的響。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M1步槍以及俄國的SVT38/40步槍,美國將M1步槍配發所有步兵,大幅強化了步兵的火力,至於俄國,則因思想落後和士兵素質不佳,而還是以栓式步槍為步兵武器。
  所謂的半自動,就是把前面栓式步槍所提的拋彈殼/上膛/進彈等步驟全部自動化,但是扣一次扳機只會射出一發子彈。
  二戰結束後,蘇聯屏棄半自動步槍的概念發展突擊步槍,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,受到韓戰時交戰距離長的影響,將M1步槍加以改良,彈藥縮短,加上全自動的功能製成了M14步槍,同時也強迫北約各國跟進,因此誕生了兩把對世界影響甚劇的自動步槍,德製的G3,還有比利時的FAL。
(PS:這種以半自動步槍為基礎,有全自動功能但效果不佳的步槍,我個人稱之為自動步槍,算是可被接受的折衷叫法,此外現代的半自動步槍,多數皆有全自動模式,因此我改稱自動步槍,但是這些自動步槍的全自動功能,在他們被改裝成半自動狙擊槍時又拿掉了。)



北約三大自動步槍,由上至下為M14、G3、FAL,M14因越戰的叢林環境對其不利而淘汰得很早,但G3和FAL則是流行到許多第三世界國家,非洲內戰時常可見到軍人持有,他們都有全自動射擊的功能,但是因為子彈的因素,後座力會非常大因而效果不佳。
  自動步槍算是栓式步槍概念的延伸,多半還是以打得準、打得遠為主,因此槍管長度往往長達20吋,比突擊步槍常見的16吋長了不少。同樣地,因為是長程射擊思維下的產物,因此自動步槍的子彈多半是比突擊步槍所用者口徑更大,彈殼也更長的全尺吋步槍彈,但是也有些介於突擊步槍和自動步槍間的產物,如HK417。

著名的全尺吋步槍彈-7.62x51NATO彈,三大自動步槍都用這種子彈,HK417也是。

HK417,事實上HK417是由突擊步槍的HK416放大口徑加長槍管改造而來,也有短槍管的突擊版本,但相信長槍管的狙擊版本和自動步槍的概念是有些關係的。


  到了現代,步兵手中的自動步槍早已被突擊步槍或卡賓槍所取代,自動步槍則由於使用大威力的子彈,與較突擊步槍更好的射程/準度而被取消全自動功能,用來充當半自動狙擊槍使用

Mk14狙擊槍,為M14整個拆掉木製槍身與槍托,換上金屬槍身/槍托並裝上狙擊鏡的改造版。

  3.突擊步槍

全世界最著名也最廣泛的步槍-AK47(最廣泛的其實是改良過的AKM)。
  在二戰後期,納粹德國混合了衝鋒槍連發的概念,還有步槍的威力與精準,製成了STG44,使用截短的7.92X33公釐子彈,算是公認的突擊步槍之祖,在東線戰場,配備STG44的德軍步兵的火力,給當時還以手動步槍為主的蘇聯造成了很大的震撼。

突擊步槍之祖-STG44,當時希特勒親自將這把槍取名為『SturmGewehr』,意思是「暴風雨槍」,在手動步槍的時代算是個很貼切的名字吧。
  戰後蘇聯立刻就想辦法弄了STG44來進行研究,之後由曾當過戰車兵的卡拉希尼科夫先生,開發出了舉世聞名的AK47突擊步槍,使用截短自莫辛那干步槍彈的7.62x39公釐子彈,因為堅固,可靠,好使用又火力強大,對蘇聯軍隊造成了很大的改變,此後蘇聯的步兵戰法,就是以裝甲運兵車輸送步兵到一地,步兵下車再以突擊步槍的火力衝鋒。
(PS:STG44和AK47所使用的這種7公釐左右的子彈,被稱為中間威力型槍彈,而上文提到的全尺吋步槍彈比這更長,火藥更多。)
  而美國,則是因為韓戰時長距離交戰的影響,相信步槍就是要射程長、威力大,所以沒有接受新的觀念而製造了M14,也連帶拖累了北約盟國的武器發展。
  直到越戰,美國才發現過長又威力過大的自動步槍在叢林戰中的劣勢,根本無法對抗由蘇聯支援越共的AK47,因而緊急採用了尤金‧史東納設計的AR15突擊步槍,並定名為M16。

M16A1步槍,M16A1與M16是不同的,最初的M16沒有槍身側邊那個管狀的槍機助進器。
  但是初上戰場的初代M16表現並不好,在當時因為美軍對士兵的教育不足,子彈使用的火藥也品質不佳的情況下,時常發生卡彈甚至膛炸的意外,但是到了A1時這些問題即已大致改善,不過許多人不明究理,常將初代M16的低可靠度無限上綱,硬凹成整個M16系列都很不好,這點是需要注意的。

美軍士兵射擊M16A2,到了A2時M16已成為一種十分可靠並受士兵信賴的武器,經過保養後的高精準度更是其他武器所無法比擬的。(A2為80年代產物,已和越戰無關)
 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身為一把突擊步槍,M16的槍管長度仍保有狙擊槍等級的20吋之譜,這和西方講究長射程與精準的思想有關,相較之下把突擊步槍視為突擊、衝鋒用途的蘇聯,他們的AK47槍管就只有16吋,這在西方的定義裡已經算是卡賓槍了。
(PS:卡賓槍是什麼,下回再提。)
  越戰是蘇聯支持越共所進行的戰爭,因此蘇聯也知道M16的事,M16使用的5.56x45公釐子彈屬於小口徑步槍彈,尺寸比起STG44和AK47的中間威力型槍彈更小,士兵也就能夠攜帶更多彈藥上陣。
  因此蘇聯也立刻跟進,一樣是由卡拉希尼科夫開發了使用5.45x39公釐子彈的AK74,因為子彈設計的關係,AK74的準度比起AK47要來得高,加上子彈小造成的不穩定,打入人體後會不規則翻滾造成巨大的傷害。

AK47突擊步槍。
  要怎麼分辨自動步槍與突擊步槍呢?
  簡單說,突擊步槍擁有一些衝鋒槍的特質,突擊步槍比自動步槍更輕、更短小,使用的子彈也比較小,因此後座力小便於連射,是現在世界各國步兵的主要武器
  最後再來提一個射擊遊戲常見的謬誤,有些玩家會把裝有瞄準鏡的突擊/自動步槍稱做「半狙步槍」這是錯誤的說法,分類上只有狙擊槍與步槍,不會因為裝了瞄準鏡而有所改變。是有些步槍裝了狙擊鏡可以充當狙擊槍,但那就叫做狙擊槍,而不是半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